构建笔记系统-实操

如何构建笔记系统-实际操作篇中提供了建立完整笔记系统的工作流,现总结如下:

  1. 先直接记录,不整理,到达自己能接受的混乱阈值时(我认为如何设定阈值并在阈值达到时严格执行是一门艺术),进入步骤 2;
  2. 整理笔记:
    1. 针对阅读笔记等篇幅比较长的笔记,大胆拆分并原子化它;
    2. 将整理好的原子化笔记按照《中图法》等图书分类法,归入一级类目;
    3. 随着笔记的增加,一级类目无法准确分类,此时考虑增加二级类目;
    4. 二级类目仍然无法清晰表征结构时,就为笔记制作属于自己的目录;
  3. 输出笔记:首先构思文章的基本框架,然后到笔记中寻找佐证框架中各个论点的证据,自下而上的输出。

从卡片链接到大脑联想,基于 Obsidian 的卡片盒笔记法实践 中也给出了类似的流程,但其连接笔记的方式不是使用分类法,而是利用[[双向链接]]。并且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利用[[Anki]]进行复习的重要性。